苏纳克对华放硬话,有英国人还嫌“软”
英国首相苏纳克11月28日发表了他上任以来的软第一次外交政策演讲,其中对华政策的苏纳部分最受关注。苏纳克称,克对中国对英国的华放还嫌价值观和利益“构成了系统性的挑战”,这个在中国人看来没有任何根据的硬话有英消极表述,英国国内一些人还不满意,国人认为苏纳克没有正式将中国归类为对英国的软“威胁”。批评者认为,苏纳这是克对对华立场的“软化”“绥靖主义”,是华放还嫌一个“大错误”,这些人对华心态之偏激可见一斑。硬话有英
短短几年时间,国人英国就将自己提出的软中英关系“黄金时代”,变成今天这般颜色,苏纳连“中国对英国构成系统性挑战”有些人都觉得轻了软了,克对由此可见英国政治的激进主义已经到了荒腔走板的地步。英国这一惊人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?激进对华态度是如何在唐宁街10号占据上风的?有什么催化剂引起了英国政治的化学反应?细究这些关系到英国未来走向的重大问题,会发现其关键环节竟然经常被一些政客充满情绪化的、狭隘的对华主观认知所左右,来自华盛顿的外部影响也产生了不小作用。
苏纳克的两名前任——约翰逊与特拉斯曾经先后将中国定义或准备定义为“系统性竞争者”和“威胁”,在这期间,英国国内的反华议员一直在对唐宁街10号施加强大压力,试图在首相办公室的地图上将中国死死钉在“威胁”的敌对位置。苏纳克将中国称为“系统性挑战”应当说是取了一个“中间数”:比起他此前的对华务实态度变得更意识形态化,同时又与那些最激进的主张保持了一定距离。因此,对他的指责虽然看起来荒诞,却并不令人意外。
至于中国怎么对英国“构成系统性挑战”甚至“威胁”,基本都是英国一些政客拍脑门臆想出来的,信口开河说出来的,缺乏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严谨的论证过程,非常不负责任。这不仅是曾经当过全球性帝国的英国的悲哀,也必将让英国付出惨痛的代价。如果英国外交特别是对华政策越来越被他们牵着鼻子走,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将加速滑落。英国人迟早要对这个教训作深刻反思。
实际上,中英之间互利共赢的空间仍然是广阔的,在经贸领域互补性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,在全球性议题上的多边合作需求也同样存在,中国还是原来那个致力于对外开放与合作的中国,对中英关系的期许也没有变。一个直观的例子是,虽然遭遇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,但中英经贸合作节节攀升,在很多领域甚至逆势上扬。2021年中英双边贸易额再度刷新历史纪录,与此同时,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全球卫生、反恐等领域也保持着多边互动,双方互有所需。作为前财政大臣的苏纳克对这些显然心知肚明,但他当下所表现出来的小心翼翼甚至都称不上是“走平衡”,而更像是被党派斗争和政治极化的负能量挤压得动弹不得。这是英国政治的悲哀。
这两年英国政府对华表述不断调整,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对外政策的混乱。这种混乱与英国脱欧所带来的内部迷茫几乎是同频共振的,它首先折射出的是英国作为老牌帝国自信的崩塌。在无力解决各种内外困境的情况下,极端反华成了一些政客死死抓住的救命稻草,在一些对华议题上,伦敦的姿态甚至比华盛顿更加激进,仿佛不这样做,英国就无法证明自己。然而结果是,人们看到一个敏感、脆弱、狭隘的英国,它更像是给华盛顿干脏活累活的马仔。看情况这种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,哪个国家与英国打交道都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,但这主要是英国自己的问题,最终为此埋单的也是英国人。
总体而言,在对华问题上苏纳克比特拉斯显得理性一些,至少语气有了不同,但我们没有看到苏纳克在扭转英国对华错误路线上做出足够努力,不过他的任期刚刚开始,外界还需要听其言观其行。我们希望,不管谁当英国首相,都不要被各种激进力量牵制,因为那些政客的错误观点经过舆论放大和发酵后,正在像暗中滋生的毒蘑菇一样,毒化着英国的对华舆论环境,而毒蘑菇是吃不得的。
(责任编辑:百科)
- 巴基斯坦总理感谢中国助巴抗洪救灾
- 最新调任!江苏这位行长即将升任总行副行长
- 寒武纪两股东连续上演“无缝式”减持,股价跌穿发行价,股权激励已浮亏
-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首次审议:优先补齐公共设施短板 严控大规模拆除增建
- 外媒:南非总统敦促富国出钱帮穷国应对气候变化
- 力高健康昨日上演杀猪盘今日大涨50%,管理层称业务营运维持正常
- 量化派赴港IPO:收入主要来自金融机构 旗下产品“羊小咩”被投诉利率高、暴力催收等
- 丹麦猴痘疫苗工厂获美国FDA批准,为78.6万剂疫苗投放铺平道路
- 我国开展十大主要粮食和畜禽育种攻关
- 保障性租赁住房金融产品迎“风口”
- 7月28日数据和大事件前瞻
- 国盛宏观:美股有望迎来“黄金窗口”—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点评
- 美国6月份房价涨势放缓 住宅市场持续转向
- 光大期货:美联储靴子落地 黄金价格短期或企稳